用户名:  密码:  
 
首页关于速霸博尔王牌师资团队考研信息在线报名
太早永远不会错

何飞鹏
城邦出版集团副董事长、商周出版发行人。曾任《卓越》杂志、《保险营销》杂志总编辑,曾被金石堂书店选为1997年出版风云人物。何飞鹏部落格:http://blog.pixnet.net/feipengho

一个朋友检讨起自己创业失败的过程,自认唯一做错的事就是:做得太早。他的服务太创新,以致于市场接受与教育的时间太长,而他准备的资金又已经花完,新的投资者也无法理解公司未来的前景,没人愿意投入新的资金,结束的悲剧就发生了。


我问他:「为什么是『太早』,而不是你选错行业或做错事呢?」


他回答:「还是有很多客户喜欢我的服务,只是数量不够多,而且新客户增加的速度缓慢,赶不上公司『烧钱』的速度。」所以他认为,这个生意应该是可做的,只不过他做得「太早」,等不到市场开花结果。


我不愿再打击他,但「too early」这两个字一直在我脑中盘旋。「太早」,真的是生意失败的原因吗?


我回想我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犯了「太早」的错。1987年创办《商业周刊》,那几乎是台湾第一本周刊型的商业杂志,亏损了8年才看到曙光;1995年办《PC home》杂志,也是全新型式的大众计算机杂志(之前只有专业计算机杂志 ),连行家都怀疑计算机是否真的可以走入家庭,我们却一战成功;接着我们测试网络生意——PChome Online,这也是创新,也辛苦了许多年,才勉强存活。


这些都是在市场还没成型前就启动的生意,百分之百犯了「太早」的错(如果太早有错的话),其过程不同,但结果都是好的。想完这些事,我确定绝对不应将「太早」视为不对的事或不能跨越的鸿沟。「太早」,只不过是会碰到困难,而这是每一个想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必需面对、必需学会处理的事。


进一步分析,做任何事时,在时间点的选择上,只会有3种结果:太早、太晚或刚刚好。事情很难得能做得精准而及时,通常都是运气使然。因为一旦时机成熟,大家都看懂了,所有人一窝蜂投入,这时投入时机就嫌晚了,所以选在迹象未明之际,及早布局,这是有雄心壮志的人最可能做的事,但这就有可能错在「太早」。


至于选择晚一步启动,通常是大公司的做法:让小公司先行测试市场,等待其证明可行,再用更大的规格与资源,抢占市场。所以,选择错在「太晚」,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而是有资源、有实力、条件良好的人的专利。


结论很清楚,实时、刚刚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做任何事我们只能选择错在「太早」或「太晚」。而「太早」才有机会从小做大,才有机会成就不凡事业,怎能抱怨介入时机「太早」呢?


做任何事,「太早」应是选择、是必然,而不是失败的理由或借口。「太早」虽然有诸多困难,但这些困难是每个人欧必须跨越的鸿沟。每个有心成功立业的人,都必须认知「太早」的必要性,并且选择「太早」,克服「太晚」。

 

發佈時間:2010/2/25  17:23




关于速霸博尔联系我们│网站声明│帮助中心│合作厂商│人才招聘网站导航

北京速霸博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9 SuperPower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Institu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号数码大厦B座(地铁4号中国人民大学站)601室 TEL:010-5162-7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