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上升15位,跃居第36名,世界经济论坛认为,“该国所采取的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似乎已初见成效……尤其在商品市场运转相关的领域。”
相比之下,法国和意大利的排名几乎没有变化,分居23名和49名,都被批为“没有全力进行(改革)”。
英国上升一位,排到第9名,这要归功于它的减赤计划和劳工市场改善计划,但世界经济论坛警告称,贷款可获得性(在这一项上英国在144个经济体中排名第82名)是“在英国经商最成问题的因素”。
自金融危机以来,尽管英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银行放贷,但英国发放给非金融企业的贷款额仍大幅下降,小型和中小型企业所受打击尤其严重。
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表示,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进一步证明英国政府的政策促进了英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他还说:“世界经济论坛将英国可靠的财政政策与本国对商业的吸引力及创造就业的能力直接联系了起来,这是值得信服的。 ”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主办者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表示,政策制定者不应理所当然地认为全球经济复苏会保持健康。
他说:“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的紧张、收入不平等现象的加剧,以及财政状况收紧的可能性,都可能让仍然脆弱的复苏面临风险;眼下这种形势也要求我们推行结构性改革,以确保实现更加可持续和更具包容性的增长。”
许多新兴市场大国的排名都有所下降,其中包括南非、巴西、印度和墨西哥。
中国虽然今年势必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但在这份排行榜中仅位列第28名。世界经济论坛批评中国在技术方面准备不足,银行业也相对脆弱。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