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关于速霸博尔王牌师资团队考研信息在线报名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所谓“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是指业务规模较大、业务复杂程度较高、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将给地区或全球金融体系带来冲击的金融机构。根据二十国集团戛纳峰会通过的协议,这些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将被要求额外增加资本金,金融稳定理事会将在每年11月对名单进行审查和更新。





dot名单


国际金融监督和咨询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4日在法国戛纳发布全球29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名单。以下是首批29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名单:


美国: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纽约梅隆银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


花旗银行(Citibank)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道富银行(State Street)


富国银行(Wells Fargo)


英国: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Royal Bank of Scotland)


劳埃德银行集团(Lloyds Bank)


巴克莱银行(Barclays)


汇丰控股(HSBC)


法国: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农业信贷银行(Credit Agricole)


人民银行(Banque Populaire)


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


德国: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


意大利:


裕信银行(UniCredit)


瑞士:


瑞士银行(UBS)


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比利时:


德夏银行(Dexia)


荷兰:


荷兰国际集团(ING)


西班牙:


桑坦德银行(Banco Santander)


瑞典:


北欧联合银行(Nordea)


日本: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瑞穗金融集团(Mizuho Financial)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umitomo Mitsui Banking)


中国: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创新的宏观效应


目前,学者们比较多地集中于微观经济面的分析,并取得共识。
  一是增加投资人和发行人在市场进行避险、投机和套利的工具选择
  范围;二是降低交易成本及增加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三是减少信息不
  对称和代理成本问题。但是,在金融创新的宏观效应讨论中,分歧较
  大。例如Peter Tufanoc等(1995)结合案例论证了金融创新对经济社会
  的福利改善;潘爱华(2006)分析研究了金融创新在宏观层面的作
  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不能过于乐
  观;陈子季(2000) 在理论层面上对金融创新推动金融深化、金融创
  新活动中货币供求机制的变化以及金融创新与金融体系稳定性问
  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认为金融创新是“双刃剑”既促进了金融发
  展,又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带来困难,同时也增加了金融体系的潜在危
  机。
  一、SIFIs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1.金融产品创新工具的定价
  金融产品创新的涌现,也许可能会导致金融机构危机的出现,进
  而增加整个金融系统风险,但这主要取决于金融创新内在的各种风
  险是否得到合理定价,也就是说,从事新型金融业务,是否能产生足够
  的利润额来弥补来自市场、信用及其它方面的风险。因为影响金融
  市场的因素不断增加,金融创新工具定价比传统金融工具定价要困
  难的多。创新工具出现之后,若市场竞争激烈、金融机构会降低定
  价,这种定价可能低于合理考虑了风险成本之后的价格。许多西方
  经济学家相信,随着创新工具市场的成熟,创新工具风险真实地表现
  了自己之后,工具的定价将会趋于合理。但在从不合理到合理的转
  变过程中,可能已有不少金融机构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并因此引起金
  融体系的不稳定引起金融危机。
  2.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积累和传染效应
  由于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积累和传染效应以及系统重要性金
  融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强关联性,造成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金融
  产品创新降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积累和传染
  效应,主要是由金融产品创新工具的特点和金融产品创新所带来
  的交易方式的改变所决定的。首先,金融产品创新工具“以小博
  大”的杠杆性可能给交易者带来高收入,也可能带来巨额损失;其
  次,金融产品创新工具具有虚拟性,金融产品创新工具的虚拟性所
  产生的市场后果是,金融产品创新市场的规模大大超过原生市场的
  规模,造成虚拟市场与实体市场的脱离。另外,金融产品创新所带
  来的交易方式的改变也会使金融机构面临一些经营风险。最后是投
  机所造成的风险增加。当代金融产品创新为投机活动创造出了大批
  先进手段,这些投机手段的使用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和传染。此
  外,由于金融产品创新一方面在金融机构之间创造出远比过去复杂
  的债权债务链条,直接加强了金融机构之间、金融市场之间、金融
  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间接推动了以金融业务
  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资本流动国际化为主要表现的金融国际
  化趋势,加之在场外交易市场中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公众对其他金
  融机构信用的心理预期作用,将致使局部的金融风险更易转化为全
  局性的金融风险,从而削弱了金融体系抵御局部风险的能力,整个
  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随之降低。这就是金融产品创新的传染效应。
  二、SIFIs金融产品创新与高端行业发展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创新会促进高端行业的发展,
  例如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所具有的特性,传统的财政投入
  和银行信贷等资金支持方式难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具有“以小博
  大”特征的金融产品创新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得风险投资者能以较小
  的风险资本进行投资,这刺激了风险投资者的投资欲望,推动了高
  科技创业投资的进一步发展。此外,金融产品创新对高科技创业投
  资的作用,还表现为:使风险企业家取得原来得不到的新的外部资
  金来源;为风险企业家提供廉价的投资资源;使风险企业家的流动
  资金融通更加顺利;使风险企业家能够更好地承担投资或融资决策
  风险;为风险企业家提供了稳定生产成本的条件,企业可以通过金
  融市场参与、规避生产要素价格方面的风险;金融衍生市场的运作
  可为风险企业提供具有预见性的较为准确的价格信息,从而有利于
  企业的生产决策、销售决策以及企业管理的其他方面;金融衍生市
  场的出现使价格信息更为灵敏,易于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创新会加快现代服务行业的发
  展。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电影文化产业等等。加快
  高端服务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更好的解决目前不断恶化的高校就业
  环境。发展新兴的高端服务行业,拓展现代服务业的行业领域,
  对于吸纳这些高素质的待业群体,改善社会资源利用环境,最大限
  度的发挥我们庞大的教育资源的智力优势,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的发
  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SIFIs金融产品创新与经济发展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创新带动经济发展。以IS-LM
  模型来分析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例如,期货和期权市场的建立,有助于价格波动的减缓和风
  险的降低,促进企业的投资(如上图)。企业投资的增加会使IS曲
  线向右移动,由IS移至IS`,这将导致均衡利率的上升和均衡产出的
  增加,利率由i0增加到i`,产出由y0增加到Y`;同时,各种金融资
  产的替代性会增加,导致货币需求对债券收益率的变动更加敏感,
  LM曲线趋于平缓,呈LM`状。显然,这些将导致产出的增加和利率
  的降低。在新的均衡点E``处,产出为y``,利率为i``。虽然由于货币
  需求利率弹性的增大,货币政策的效应减弱,但是财政政策的效应
  会有所增强。金融创新改变了投资者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方式。无
  论通过何种渠道,利率上升会导致实际投资下降的趋向不会变。但
  是有没有金融创新,结果是有差别的金融创新使投资者获得资金的
  渠道增加了,为投资者增加了资金的可获得性。因此,同样在利率
  上升的情况下,因为金融创新的影响,实际投资的下降可能就没有
  那么多。因而实际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而减
  弱。可见,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较强,金融创新的丰富应
  该使经济运行更加有效。
  金融创新通过拓宽金融功能,便利社会的投融资,促进经济
  增长;通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工具、金融制度
  等方面的创新作用于经济增长。没有金融创新,其经济的内在动力
  就无法被调动起来。理性、适度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够动态调整金
  融产品结构,并优化金融体系结构,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
  增长。但是,非理性的过度金融产品创新则会导致金融体系内部结
  构失调,并波及实体经济,最终引发经济危机。我国微观金融创新
  主体缺乏创新动力、基础性条件薄弱,金融创新呈现区域性,滞后
  经济发展,这些都限制了我国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能力。因
  此,一方面,市场需要更多的金融产品创新以扩大金融服务的种
  类,减少某种产品或交易的拥挤问题;另一方面,必须对金融机构
  的市场参与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

發佈時間:2014/11/3  09:24




关于速霸博尔联系我们│网站声明│帮助中心│合作厂商│人才招聘网站导航

北京速霸博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9 SuperPower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Institu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号数码大厦B座(地铁4号中国人民大学站)601室 TEL:010-5162-7772